Monday, June 6, 2011

A Long Way To Be Bad

剛踏入六月,兩個新環節在BFI開鑼。一是美國男演員謝夫•布烈治(Jeff Bridges)的回顧;二是後佛朗哥時期 (即1976年以後)的西班牙電影。《Bad Company》 (1972)則為前者打響頭炮。

放映前,Geoff Andrew先作一個頗詳盡的season intro。他盛讚布烈治是新生代的Robert Mitchum,而我覺得他的眼神中,有一點Paul Newman的氣慨。相較二人,布烈治還多了一份稚氣。他所演的戲看得不多,但從選映的電影中,也可管見多布烈治元化的戲路,加上曾與多位風格迥異的導演們合作,相信他絕不會是個平庸的演員。

一如不少西部片,《Bad Company》亦以美國1860年代的南北戰爭為背景。故事講述Drew(Barry Brown飾)為了逃避兵役,要離開老家到遙遠的西部,身上帶着母親給他的一百塊美金。其後,Drew與一幫小流氓的頭目Jake(Jeff Bridges飾)不打不相識。心明江湖險惡的Drew,希望拉攏Jake一伙人結伴到西部。故此,Drew為取得他們信任,奉上一部份預先放在鞋底的金錢,說成是搶刧得來的。沿途經歷都有笑有淚,可惜他們斤兩未夠,反遭一幫老練土匪洗劫。事後,為了果腹而去偷、去搶,不但失敗而回,整幫人更開始四分五裂:有的靜悄地轉身竄、有的謾罵著離開、有的更不幸喪生,剩下的只有Jake與Drew二人。豈料,他倆再遇那幫土匪。經過一輪槍戰後,二人以寡取勝,但此時,Jake卻發現了Drew鞋底的鈔票。結果,Jake把Drew打暈並奪去那筆錢,然後逃之夭夭….

導演Robert Benton年近四十才拍出這部處女作,雖不算一鳴驚人,卻不失為一部佳作。與Benton合寫劇本的是David Newman,二人也曾一同合撰《雌雄大盜》(Bonnie and Clyde, 1967)。本片的確有少《雌》的影子,如砰砰槍聲下那瞬間的死亡、同伴間之猜忌與出賣,而Roger Ebert更指出最重要的共通點,在於其隱瞞的說故事方式 (elliptical narrative style):
”Scenes happen in no special order and yet somehow are supposed to build up a gradual tension. There is also a lot of laconic dialog, which works on its own terms -- we laugh -- but seems to work against the movie.”
大抵,那個年頭不少的新荷里活電影,都具有上述的特質。從新浪潮吸取養份,特別是高達,那率性凜然的風格 (這點亞瑟.潘也承認的[1]) 。直到片末,Jake與Drew一同去打刧銀行。當二人把鎗口指向鏡頭時,以一個凝鏡作結。或言,在該片承傳了《雌》的精神。

從這片段中,可見Benton處理死亡的觸覺。

說到承傳,Benton和Newman表明電影的取態是對約翰.福特(John Ford)和安東尼.曼(Anthony Mann)致敬[2],特別是曼氏的《Winchester '73》 (1950)和《Bend of the River》(1952),對於兩個角色間,猶如貓捉老鼠的角逐,都均有借鏡。雖然未看過這兩部電影,教我想到《赤膽屠龍》(Rio Bravo, 1959)和《擒賊擒王》(Rio Lobo, 1970)等電影中,侯活.鶴士(Howard Hawks)對手足情誼的刻劃。然而,Jake和Drew雖不能做到甘苦與共,片中卻強調,在二人互相反叛之間,仍是一對命中註定的羈絆。另又,好些槍戰場面,Benton說是參考了森.畢京柏(Sam Peckinpah)的拍攝手法。可見,《Bad Company》實是一部富有影迷色彩的電影。

另一方面,電影骨子裡卻滿載新荷里活的時代精神。除了一些母親的角色,也只有一個妓女角色出現過;不像舊時的西部片,總是有「英雄救美」和「抱得美人歸」的情節。換言之,整齣電影把西部片的傳統――陽剛特性(masculinity)推向另一個極致。相較於舊日的英雄,Jack、Drew和一眾手下,都不過是徹頭徹尾的「壞傢伙」。「壞」不只是因為他們打刧搶掠,而構成道德上的壞;其「壞」在於連板機的勇氣都沒有,身手也欠奉。試問那一門的英雄或反派會像他們,如斯驚惶失措?



或許,有人會認為這是一部反英雄的西部片,但我更覺這是該片在建立一種「另類英雄」的形象。若我們都視Bonnie和Clyde,或的士佬Travis為銀幕英雄,Jack和Drew又何嘗不可?


Notes:
1.詳見於《雌雄大盜》藍光版本收錄的導演訪問。
2.Colin L. Westerbeck, Jr., Sight and Sound, Autumn 19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