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May 31, 2011

我要活下去



《極地逃殺》(Essential Killing, 2010) 早於去年九月在威尼斯影展大放異彩。到了上月下旬,香港國際電影節把它列入「大師級」的單元中。與此同時,倫敦也在一個名為KINOTEKA的波蘭電影節 (今年已是第九屆) 中把它作為開幕電影,並邀得導演史高林莫斯基(Jerzy Skolimowski)親臨作問答環節。放映前,史高林莫斯基十分自豪地表示影片是他的「最佳作品之一」(One of my best)。

影片以一片乾旱險峻的黃土地開首,雲遜加勞(Vincent Gallo)飾演的沒名沒姓沒身份的中東人(我們在結尾字幕才得知角色名叫Mohammed),正疑是被美軍們追捕。他在驚惶間沒半點猶豫,把三名士兵殺掉,但仍逃不過仿如天眼般的軍隊。由Mohammed圍困被補、軍官嚴刑拷問不果、至在押送犯人途中,上述十數分鐘的情節,導演解說道:「這些只是一些背景資料。」當Mohammed及後於白茫茫的雪地下,面對進一步的追捕、飢餓和死亡時,其人性走向極端的表現,可視為電影的另一個起點。換言之,《極》片戮力描寫的是人拒絕接受死亡的生之慾。史高林莫斯基說影片的拍攝意念,源自一次回家時的駕車意外(見四月號的《Sight & Sound》雜誌)。很明顯的,這是導演自身面對死亡體驗時而激發的創作動力。

這部只有86分鐘的電影,除了由35頁劇本和雲遜加勞的獨腳表演建構起來,還有是富有極強感染力的鏡頭。如Mohammed用刀刺死一頭獵犬一場,史高林莫斯基先是用了一組急促淩厲的對剪,獵犬死前發出的哀號與Mohammed的急促呼吸聲互相交接;獵犬斷氣後,再接上一個嘎然無聲的空鏡,接着是人、雪地和日落的壯麗構圖,攝影機緩緩上升,伴隨着詭異的配樂,渺小的Mohammed拖着染血的身驅,向著那遙不可及的太陽不住奔跑,震懾效果教人難忘。大遠景能刻劃出大自然的冷峻、磅礡之感,但微距的特寫也具相同力量,如在極地下凝結的水流。敕使河原宏的《砂之女》(1964)以微距拍攝沙粒的流動,愈是細微地觀察,影像則愈趨陌生,大自然也更形無情。《極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及片末,關於Mohammed的生死和有否逃脫的成敗,影片並沒很清楚地告訴觀眾,這樣安排可看作是對戲劇懸念 (suspense) 的一種反芻――看着Mohammed走過山脊稜線和崎嶇溪浦,還有那些吃樹皮、螞蟻和生魚的場面,其感染力足令作為觀眾的我們,最終忘掉他逃犯的身份。這不過是一個人,一名渴求生存的活人。


《極》片另一出色的地方,是在於其井然有序的色彩運用。像開首的枯黃荒漠便有種很earthy的質感,反映着Mohammed身心還未至於崩潰邊緣。另外,單色調 (monochrome) 的雪地乍看有如黑白片的觀感:在大遠景的一片白雪皚皚中僅可見數棵疏落的樹,襯托着Mohammed那苟延殘喘的軀體。最教人難忘的一幕,則是在雪白的溪間中,流過一條深藍手絹,還有之後如鬼魅般出現的藍布幪面女子。這裡,藍色為這片片冷白倍添了一份不安、似幻似真的色調。其他場景的用色也同樣別具匠心,如監獄一場戲,色彩最豐富但卻最陰沉。鮮橙色的囚犯制服和灰暗的牆身形成強烈對比,我們仿佛也有被套上黑布的窒息感覺。(導演於四十年前拍成的《浴室春情》(Deep End, 1970),已有很奪目的紅綠對比色運用,單看預告片已覺是一次色彩的盛宴。)

《極》可與在影史上不少題材相若的經典電影看齊,如捷克導演Jan Nemec的《夜之鑽》(Démanty noci, 1964)、和日本市川崑的《野火》(1959)。這些都有描繪人面對死亡時的掙扎,如何摒棄道德教條。然而,《極》於今天看來會更有意義,因為除卻軍火槍械外,本片幾乎完全遠離了現代文明。先看這個畫面:聾啞女子Margaret(Emmanuelle Seigner飾)和Mohammed各倚斗室兩旁,中間安放着一部電視機,但播放的卻是火箭升空的畫面――在高度文明發展的背後,人卻要以最原始的方式掙扎求活,何其諷刺?承接前作《與安娜的四個晚上》(Cztery noce z Anna, 2008) ,今次史高林莫斯基再以遠離繁囂的鄉村作為拍攝地點,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、理解仍存在著如鴻溝般的距離與隔膜,有如影片結尾中被高高築起的石牆。相反不會說話的Margaret,卻為淌着血的陌生人而動了惻隱之情。在語言不奏效的一刻,二人間才存在互信,越過了溝通的藩籬。

到電影結尾時,Mohammed騎上馬背而去,鏡頭再落在積雪下仍茁壯成長的嫩草,寓意活下去的essentiality的可貴。可見,史高林莫斯基在零下35度的極地取景時,仍能對事物和人性作出如斯細緻的觀察。誠如英國導演林賽.安德遜(Lindsay Anderson)所言,世上只有兩種導演,一為professional,二為poet。史高林莫斯基毫無疑問,兩者兼備。

寫畢於4月中旬

起題、修正:舒琪

No comments: